快速學校
政策解讀
全國統一招生熱線
400-805-3685
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教育必然走向國際化。而國際化教育的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建立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標準。
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化人才的標準和要求隨著時代變化而有所不同。從培養翻譯人才、復合型人才再到今天,國際化人才培養已然走進新階段——培養具備跨文化交流、協作能力的“全球化中國人”。
使命在肩,大道如砥。國際化教育發展的新浪潮推向何處,銳意進取的時代先鋒就從哪里登場。
西海岸靈山灣畔,向海而生的星光島宛如一顆珍珠,在海天一色的美景里綺麗且優雅;走過珊瑚貝橋,屹立其中的青島赫德初中更似一面旗幟,置身國際化教育大浪淘沙的時代洪流中勇立潮頭。
自建校以來,青島赫德雙語學校初中部不斷探索雙語環境下融合創新育人模式,幫助中國孩子扎根本土文化的同時面向世界和未來,建立跨文化的適應力及協作力、成為明辨篤行的全球英才。
“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建設中國特色國際課程體系、傳承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打造國際化教育和人才培養的“赫德樣板”,青島赫德初中致力于讓中國教育步入世界舞臺的中心。
雙軌并行 中西融合
——為未來注入更多可能和確定性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指出,“教育是為未來完美生活做準備”。何為未來?其本質是未知、冒險和不確定性。
基于先進的辦學理念和鮮明的辦學特色,青島赫德不斷探索中外課程融通以及多元升學的特色發展之路,建立更加靈活、開放、有彈性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提供堅實保障。
青島赫德初中部實行國內、國際方向雙軌并行,學生們既可以選擇創新班(國內方向),參加中考,未來進入普高體系;也可以選擇融合班(國際方向),高中進入國際體系,學習IGCSE+A Level課程,未來走出國留學路線。
其中,創新班(國內方向)以國家課標要求為核心,以部編版教材為基礎,并每周配備一節外教課,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及綜合運用能力。同時增設戲劇、中醫藥、青春期和書法等學校特色課程及能力素質拓展課程,在確保學生成績的同時,鼓勵學生全面發展。
融合班(國際方向)則采用雙語課程設置+“全人教育”大咖課程模式。中方課程采用創新教學方法、打破學科界限,讓學生擁有扎實的學術基礎的同時培養對學習的興趣;國際化課程持續創造雙語語言和文化沉浸環境,讓孩子具備中國靈魂和世界眼光。
雙軌制教學,機制是保障,協同是關鍵,育人才是核心。全國名校長、青島赫德初中部校長李素香認為,學校的任務便是全力以赴為學生發展保駕護航,“既然要為學生們做好兩條腿走路的準備,我們就要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管哪個方向,我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都是要幫學生們夯實學術基礎的同時,做到全面發展。”
無論是融合班還是創新班,兩個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兩條看似平行的發展曲線,卻在赫德初中有了交匯融合的可能。據赫德初中副校長葛巖巖介紹,目前學校在雙軌制教學上已經在教學理念頂層設計、教師團隊教研等方面實現互通有無、智慧共享,“讓國內方向學生兼具國際視野和靈動思維,為國際方向學生打下嚴謹的思維基礎。”
差異帶來互補,碰撞創造靈感。如何把中國文化用創新、現代和國際化的方式表達出來,在赫德學子心中種下“中國靈魂”的種子,是李素香校長一直以來的探索目標。
“當前,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因此,全球視野和通識教育已經成為當代青少年的必備素養。我們的孩子需要國際化,國際化教育也必將是順應未來社會趨勢的教育。”
真正的國際化并非全盤照搬,而是理念、形式和方法的高度融合。在青島赫德初中,國際意識和視野是教育的手段而非唯一目標,學校培養的是心系中國、胸懷天下、融通中西、個性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才。
高效課堂 精細管理
——讓孩子學會學習,深度學習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教育模式的變革離不開課堂的改革。
李素香校長曾多次強調“緊抓課堂是教學的重中之重”。保障學生實現全面發展,不斷提升教學效果、打造高質量課堂是青島赫德初中的特色,更是辦學根基。
創建高質量課堂靠的是教學理念和設計領航、教學方式精細優選、教學過程專業全面。這“三駕馬車”,也成為青島赫德初中促進學校課程和教學持續走向高效的經驗之路。
教學理念和設計方面,李素香校長堅持持續優化、創新著名的“問題導學”模式,使其更加貼合赫德學生的多元化需求。根據每門學科的具體特點,課前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和準備預習問題,老師會提前預設重難點,將一節課拆分為幾個模塊,大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習效果迅速提升,真正做到能力與成績并重。
“‘問題導學’模式將有助于培養孩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分層預習,分組學習,分類指導,分層達標,讓孩子學會學習,深度學習。”她說。
蘇東坡曾言:“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因材施教”在赫德初中被提到更高的位置。學校采用小班制教學,并以分層分組等方式進行個性化教學,實行選課走班,模塊化教學,培優補弱常態化。每人一張專屬課表,滿足不同潛質學生學習需要。
“傳統教育模式中,盡管我竭盡全力但還是沒有辦法幫助到每一個學生。青島赫德學校推行小班化,依托雄厚的師資力量,將培優補弱常態化。比如我現在正在帶數學補弱班,我可以想辦法促進每一位學生不斷突破自我獲得成就感,找回學習自信。”葛巖巖說道。
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擅長科目的不同,無論國內還是國際方向,老師們都會根據學生的學科基礎,提供個性化學習輔導,爭取當日作業和學習做到日清日結,確保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正常教學之外,國內、國際不同學科老師還劃分為英文、數學、中文、人文、藝術、體育、科學等七個大組,在固定時間進行集體教研,互相取長補短,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進行學科融合,只為給學生們呈現更好的課堂。
開心生活、努力學習。青島赫德初中副校長James說,擁有這樣的教學理念并不意味著學生每天只有快樂,不知努力,“我們真正的理念是老師們需要讓課堂變得有趣,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感受激情與快樂,并且讓學習的激情能夠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面發展 健康成長
——為學生終生打下堅實基礎
不勤于始,將毀于終。初中,是學生學業生涯中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在孩子的視野中,此時的世界絢麗多彩、充滿幻想,也是容易產生兩極分化,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的起始階段。
青島赫德學校致力于幫助學生完成在初中階段知識、禮儀和社會規則從外到內的吸收,并從內向外實現能力的創新釋放和思維的自由發散,“我們希望在學業規劃、知識積累、文化修養和強健體魄等方面幫助學生,為他們未來三年、三十年甚至是一生打下堅實基礎。”
在學生管理上,青島赫德初中采用學院制,打破年級界限,促進不同年齡段學生互相學習;加入獎懲和競爭機制,調動上進動力;培養學生領導力、社交能力、協作能力;營造歸屬感,平衡集體和個人的關系。以嚴愛有度的管理理念,讓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懂得責任、直面挫折、遵守規則,變得自信和勇敢。
以“今日我當家”活動為例,每天會有一名老師帶領兩名學生以管理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日常事務中,并將發現的所有問題記錄在冊,促進學生、老師和學校共同進步。
“每個人都是學校的主人,我們設計這個活動的初衷是希望讓學生置身于管理者的崗位,有助于培養責任感;生活在于體驗,任何人都可以犯錯,錯誤中的體驗同樣彌足珍貴;過程中看到別人的問題,進而反思自己。”葛巖巖介紹說。
在李素香校長看來,越是本土的國際化教育,越不能培養“空心化”的國際人,“任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合格成員,都是扎根本土,又兼具國際視野和情懷的全球公民。”
赫德初中部從開學之初,就設定了豐富課程選擇的目標,在常規課程之外,每位老師結合自己的專長,開發1-2門特色必修/選修課程,滿足孩子們的多元需求。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也可以省去家長們找興趣班的困擾、節約學生的課外時間成本。
青島赫德初中強調每個老師都應具備班主任思維,每個老師會以導師的身份,一對一負責3-4個孩子生活、學習、心理發展和生涯規劃的全貌,每周溝通孩子們目前面臨的困難,并及時給予幫助。
中學階段是一個特殊而敏感的年齡段,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要關注他們的成長與發展,更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課程也是中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幫助學生平穩度過青春期的同時,更引導他們成長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世界公民。
以人為本,培養高階能力,促進全面發展,以應對國際社會變化帶來的挑戰,是國際化教育的核心。
21世紀人才需要既有對自身的文化認同,又有國際理解能力。而青島赫德初中正是為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中國人才提供合適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國際化教育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來路星光燦燦,今朝群英堂堂。追求完美的教育,青島赫德學校始終在路上。
以上就是《快來了解!青島赫德學校初中部:打造國際化教育“赫德樣板”》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