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學校
政策解讀
全國統一招生熱線
400-805-3685
天津格瑞思學校一直強調跨學科項目式教學,讓學生就一個對象從不同視角去研究與理解,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習力、合作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學期開學之初,我們就計劃組織全校性的項目式教學活動,經過中外方校長的思想碰撞,學校決定以天津海河上的橋為研究對象,做一次綜合性研究性學習活動。
什么是項目式學習法
「項目式學習法(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已經在北歐、北美等許多國家的學校被廣泛采用。在美國就有上千所學校開始使用PBL教學取代傳統教學法。
和傳統式學習方法相比,項目式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實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式學習的目標,是通過與現實相結合的實踐方式,使學生更有效率地掌握學科知識(subject core knowledge),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技能(social-emotional skills)。、
在一個PBL當中,有幾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提出問題(Propose),規劃方案(Plan),解決問題(Execute)和評價和反思(Judge)」。老師在每個環節,都要為學生起到引導的作用,根據項目的主題不同、學生的表現不同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和項目的進行計劃。
PBL的核心追求不再是把教師掌握的現成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追求的目標,或者說不是簡單的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和講授去得到一個結果,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去尋找得到這個結果的途徑,最終得到這個結果,并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學習的重點在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學習者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各種能力。「教師已經不是教學中的主導者,而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學生具有較高的積極性」。
項目式學習方法實踐
1.精心策劃
三月下旬確定了以橋為主題研究性學習項目,外籍副校長Mr. Scott Victor 就組織老師們開始制定整個項目計劃,參與的老師包括中學的語言及社會學科、數學及科學以及小學的中、外籍老師。
2.實地踩點
在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實例觀察,通過前期的理論學習,對研究項目有初步了解,通過實例觀察,使理論在現實中展現。為了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觀察體驗,學校老師提前到海河進行實地踩點,規劃路線,提高效率,讓學生的時間充分得到利用。
3.沿河徒步
4月11日,我校組織學生前往海河,進行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的實例觀察,天津的橋是城市的特色,也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天津的橋基本涵蓋了大多數的結構模式,讓學生可以充分研究,為自己的課題提供有力的事實論證。
教學后續
以“橋”為主題的跨學科項目式學習將延續到期中考試,項目匯報會作為期中考試成績的一部分,每三個人為一組完成項目式學習,從項目中學會應用知識,把理論知識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