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學校
政策解讀
全國統一招生熱線
400-805-3685
近日,“奶茶妹妹”章澤天又登熱搜榜,因為她在Instagram上發文稱自己拒絕了某世界著名學府。而后不久,又有人曬出疑似章澤天在劍橋大學的學生證。雖然留學的事情還沒有得到她本人證實,但是留學鍍金這種事情在國內的名人圈屢見不鮮。
很多成功人士喜歡在事業巔峰期留學鍍金,選擇世界知名學府,含金量才會更高,畢竟名校可是身份象征。
王石50多歲時進入哈佛大學,選修資本主義思想史、城市規劃與投資管理以及新能源經濟政策。在哈佛2年半的學習結束之后,他轉而前往名氣相當的劍橋大學,學習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學知識。再后來,又進入以色列希伯來大學進行為期兩年的猶太文化研究和希伯來文學習。
2012年,京東風頭正盛,劉強東低調進入哈佛商學院學習,并取得了MBA學位。第二年又去哥倫比亞大學呆了小半年。
除了自身需要光環加持,名人對于子女們的教育投入也是相當大方。經常有新聞爆出業內名人花重金為子女購買名校“門票”。
以哈佛為例
哈佛大學最容易錄取的四種學生,簡稱為“ALDC”。這四種申請人,占總申請人數的5%左右,但是能夠占到錄取名額的30%。
A:指的是運動員。大學會邀請那些有杰出運動天賦的學生加入
L:指的是哈佛校友的孩子。申請人的父母本身也需要是畢業于哈佛大學的
D:指的是院長或者系主任的興趣清單上的申請人。這些人通常是學校富有的捐贈者的子女,或者名人的后代,大多是白人
C:指的是學校老師和教職員工的子女
那么,既不是大佬,又沒有大佬父母的我們,如何才能憑自己的本事獲得名校青睞呢?
首先,你要盡量避免成為名校最容易拒絕的那幾類人。
1. 有過犯罪記錄,有過不好的言論
2. 有過學術、考試作弊,提供虛假材料
3. 嚴重偏科
4. 只注重學習,沒有課外有意義的社團活動,缺少團隊合作經歷
5. 盡管學術很好,但自我陶醉,溝通能力比較差
排除掉可能會踩的雷,讓小編給大家指條明路吧!
看這里
在名校的評估體系中,學術能力不是最重要的。
以賓大為例
在2015年時,賓大總共收到了3萬份本科學生的申請,最后發出了3000份錄取通知書中有2200人最終入讀了賓大,錄取率僅為10%。但實際上在這3萬的候選人中,有85%的學生是達到了賓大要求的學術標準。那么從這85%的符合標準的候選人到10%的錄取率中間,有75%的人沒有得到賓大的青睞,是什么原因呢?
因為名校大學的招生官在錄取學生時,主要從以下七個層面入手。
第一層
Rigorous Curriculum
有挑戰度、有難度的高中課程,絕大多數的學生會在高中階段去選兩三門AP課程或其他高難度課程。
第二層
GPA
學生在中學階段這幾年的官方考試成績,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學校成績單。
第三層
ClassRanking
大學希望看到學生在年級的排名情況。當然我們現在很多高中是不提供這份排名的,因為很多高中都希望孩子不要為了一個名次、分數去過多消耗時間,而應該更多地發展自己。
第四層
StandarizedTest
標準化考試的簡稱。包括托福考試分數、ACT/SAT美國高考成績、AP考試成績等等。
第五層
LOR
學校老師的推薦信。推薦信需要孩子在高中保持和老師的互動。畢竟了解你的老師才能寫出令人信服的內容。
第六層
Passion
熱情和激情。孩子在初中、高中階段除了學習以外,堅持做一些學習以外的事情,使之成為一個全面的人。
第七層
Essay
申請文書。通過申請文書來全面地展示孩子的優秀一面,個性如何、有什么追求、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全球頂尖學府在選拔學生時實際上挑的是有特點的人、未來有更大概率可以成功的人,而不是成績最拔尖的那一批。
所以當我們在討論孩子的教育時,不必只局限于成績,因為名校越來越青睞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霸”,而是更有特點的學生。在這一點上,國際學校對于學生的培養方向和國外大學的理念是一致的。學術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能讓學生成為又能拿高分,又能全面發展的國際化人才,才是對國際教育的考驗。
力邁教育以愛開啟孩子天賦的大門,迸發無限潛能,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力邁中美(國際)學校創辦24年來,一直堅持做中美基礎教育,通過中美相融的教學理念、自主創新的國際課程、中美精英教學團隊和科學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成為愛與責任、靈感與知識、健康與快樂,育有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