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瘋了,最近后臺都是問怎么去海南讀書的。
前兩年海南也熱烈過一段時間。當時海口大興土木,引進了一批頂尖的國際學校,家長組團探校,當場就被軟硬件驚呆了——
有的一軸兩院、四館九場;有的芳草茵茵度假風,四人間宿舍帶客廳;陸地上有高爾夫練習場都不算什么了,有的后院直接圈了一片海…
家長為了讓小孩上這樣的學校,紛紛跑到海南買房。
結果,第一批家庭奔赴海南半年就后悔了。
海南雖然氣候適宜,一年四季能戶外,學校軟硬件不輸北上廣,但教育資源沒辦法跟大城市比。博物館科技館沒有也就算了,有心雞娃想找個輔導的人,都沒地兒找啊…
佛系又野生的海南教育漸漸冷了下來。但萬萬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年,海南就再次翻紅,一批北京家長不惜放棄學區房,帶娃去海南上學…
到底是怎么回事?最近我和幾個在海南陪讀的北京媽媽聊了聊。
01、Tim媽媽說,帶娃在海南上學是歪打正著。
她跟先生在北京外企工作了十幾年,核心區攢下了一套學區房,原想著按部就班地在北京升學,但在小孩快上小學的時候,家里突生變故,全家回了寧夏。
寧夏沒有太多選擇,于是她把小孩送進了一所公立學校,這所學校在搞教育改革且作業少。
但很快就受不了了,雖然學校和老師不讓卷,卻擋不住家長自己卷。他們會在群里團購卷子請老師批改,她覺得刷題無效是浪費時間,不買。
這讓她在公立家長群里顯得格格不入。別人都在雞娃上大學,你卻想讓小孩接受多元教育、有不同的思維方式,目標南轅北轍,要多尬有多尬。
她中間考慮過帶小孩回北京上學,但看到之前的朋友,無論是留在國內還是去美國的,都裹挾在升學競爭里玩命卷,就放棄了。
雖然自己對教育有要求但并沒有名校情結,也不覺得讀了藤校,人生就可以開掛。她只想小孩的教育不像自己那么單一,何必回京找不痛快?
也考慮過讓小孩回家home school,恰好這時有朋友從英國回來做了一所小小的雙語學校,她毫不猶豫地轉了過去。
小而美的學校理念很好,但運營困難重重。外籍老師不斷流失,學術不夠體系化踩了很多坑,為了教育可持續發展,她開始滿世界找學校,從北京上海看到泰國,最后機票都買好了,結果疫情爆發了…
山窮水盡的時候,她偶然得知海南開了一所哈羅,「兩個牌照,一套班子」,即便是沒有外籍身份的孩子,也能在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學校里享受「張弛有度」的教育——
張,有強大的學術體系,支撐升學;松,尊重個體多元化發展,不用卷。
于是,全家奔赴海南。
02、她說,到了海南才知道教育原來那么美好。
首先,讀書不用卷。學校搞定所有學術,爹媽可以完全躺平。
以前無論是公立還是雙語,都逃不過爹媽親自下場雞娃的命,但自打進了海口哈羅,小孩的學業就沒有再管過…
不僅因為哈羅有英國國家課程體系支撐,師生比1:4,且語數外三科為滿足中國家長扎實學術的需求,還做出了中國特色——
比如,數學采用雙語教學法。外籍主班先用英文教一遍,然后為了強化知識點的理解和深度,每節課都配1-2節的雙語數學課,加入中國數學老師資源做配合,幫助小孩學得更扎實更有難度;
英文學習更不必說。幼兒園到小學階段每個班級都會配備一名中方助教,高年級在重點科目配備一名學科助教,幫助跟不上課程進度的學生快速升級。
去年小學部創新式引入了RWI自然拼讀課程,并按照每周一本的強度,閱讀大量由牛津出版社專門編寫的書籍,快速提高學生的發音和拼讀。
今年開始使用Talk for Writing(英語故事教學法),進一步引導孩子閱讀到完成獨立寫作。而Oracy口頭能力表達教學法,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口語表達去學習知識,以提高表達能力和知識的利用率。
五年級開始,根據學生們不同的語言水平和學術能力對所有科目都進行分層分班教學,通過小班制差異化教學,兼顧到不同學生的需求。
最讓人意外的是,哈羅明明是一所英式學校,中文的學習一點兒不比公立弱。
出成績不靠死記硬背字詞句,老師以興趣為主導設計活動,比如節氣字謎激發學習興趣、拓展母語思維,所以小孩都愛中文課。
▼ 海口哈羅164個教職員,65%是外教,80%擁有碩士和博士學位。平均教齡超過10年。
不過,作為一個為小孩上學折騰了大半個中國的媽媽,她剛開始也心存疑惑,擔心只是看上去很美,結果所見非所得。
直到Tim因為數學和科學成績突出,獲得哈羅海口錢學森獎學金,每個學期末都獲得學術卓越獎,還在各類數學競賽、世界學者杯等各種競賽獲得好成績。她才徹底相信,有一種學校可以解放家長。
▲Tim獲得世界學者杯
其次,海南的氣候太好了,可以激發全家戶外運動的潛能。
本來她家小孩不是運動型的娃,自從來了海南就漸漸變了個人,打棒球、玩帆船,還參加了學校的足球隊,每天戶外運動至少2個小時起…
聽得我可太羨慕了!因為小孩曬夠了太陽,才更不容易抑郁啊。
▲Tim加入帆船校隊,拿到了海口杯帆船賽亞軍。
而且,戶外運動還增進了家庭和諧。
剛過去的元旦假期,就在北京家長被甲乙流和支原體攪得死去活來,為期末備考被娃氣到腦梗的時候,人家爸爸帶著兒子,用4天從海口騎到陵水,全程騎了300公里…
Tim媽媽說這次自己沒跟著去,約了幾個媽媽泡咖啡館聊天——
聊到養孩子的過程是一場自我的修行;聊到青春期的挑戰,其實是對自我的挑戰;還聊到每一次的親情碰撞,都是自己的一個成長機會…
如果沒有來海南上學,如果還困在北京學區房的彈丸之地,這群媽媽們大概率都在為卷升學焦頭爛額,怎么可能有時間坐下來閑聊,思考教育小孩讓自己得到了什么?
Tim媽媽說,海南養娃,有一種魔力。大家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但認知和價值觀出奇得一致。
▲Tim媽媽作為哈羅之友家委會代表,與英國駐廣州總領事交流。
有一天,她突然想讓小孩吃新鮮的魚,于是放學后,全家開車去碼頭買魚。
到碼頭的時候,漁船正在靠岸,艙里滿載著成箱的活魚正在和岸邊做交割。一家人腳趟過岸邊魚腥味的海水,邊走邊看,孩子們研究著各種新奇的魚類…
那一刻幸福油然而生。
曾經因為教育焦慮而失去的、豐富有質感的生活突然就回來了。
03、Tim媽媽在海南養娃的真實體驗,很多媽媽感同身受——
以前不修邊幅的媽媽現在變勤快了。因為學校只有幾步之遙,再不用花幾個小時接送小孩上下學,風雨無阻送輔導班;回家也不必做陪讀書童,富余出來的時間終于可以屬于自己了;
以前暴脾氣的媽媽現在學會隱忍了。之前為了讀書寫作業每天吵架雞飛狗跳,來到海南讀書后發現很多沖突是源于自己情緒的投射,有問題未必是孩子。
松弛的氛圍感給了家長自我成長的機會,最終他們都找到了最舒適的教育方式。
有個媽媽在海南開了一家花店。
她說之前在北京根本沒有動力,帶娃和生活就已經讓自己精疲力竭、渾渾噩噩,到了海南才直到自己也可以有生活、有社交。
她經常組織花店沙龍活動邀請哈羅的媽媽們,大家都在很用心地生活,對美有所期盼,每個人都是幸福的。
這在北京根本不敢想。
有個媽媽頂著壓力帶娃到海南上學。因為她家住海淀,旁邊就是RDF。老人覺得有這么好的教育條件,跑到海南瞎折騰什么?
她思慮再三。小孩11月出生又趕上疫情,從小就沒有什么機會活動,幾次兒保說她大運動發展不好,未來要讀北京讀公立還要繼續圈在教室里,所以力排眾議帶娃到了海南。
進了海口哈羅,天天跑步游泳、爬高上梯,才不到半年時間大運動就發展起來了。
▲從小擁有「想走就走的旅行」,去東寨港紅樹林做戶外研學。
老人上個月來海南,看到娃曬得健健康康,過去敏感怕生現在表達無障礙,再也提反對的話了。
她有時候和海淀朋友閑聊,分享小孩在牧場、海邊的照片,大家都說這才是孩子應該有的樣子,自家小孩不是在熬夜寫作業,就是在打點滴…
他們也想過讓小孩放松一下,不寫了!可大海淀的環境不允許啊,你不學?就有一群玩命卷的家長推著你走,然后每個人都被迫卷進一場毫無意義的競爭中。
海南的教育雖然佛,卻是一種良性的佛。
家長心如明鏡,知道小孩現階段該做什么,未來方向在哪里;小孩不刷題,學習靠自己探索,漸漸找到興趣和方向。
▲哈羅海口Y6-Y10(5-9年級)學習IGCSE課程及國家義務課程,高中Y11-Y12(10-11年級)進入A Level階段的學習。
04、雖然每一個去海南上學的故事不盡相同,但幸福的背后都有幾個共同點:
第一,父母一方時間自由(雙方自由更好),因為小孩的成長永遠需要父母的陪伴。學校資源再好,家庭教育也不可能略掉,哪怕只是陪娃跑步、騎車、聊聊天。
為了小孩的教育,放棄事業沒必要,但也有不少家長看到海南自貿港的機會,考慮把事業遷到海島之上。
第二,相比追求升學的結果,更在乎教育的過程。
一心雞娃讀名校的家長,就不要來海南了。雖然海南自然資源豐富但教育資源確實受限,沒有線下輔導班、孟母三遷團給你的雞血注入力量;
想讓娃走職業運動道路的家長也慎重。除了水上項目得天獨厚、戶外運動時長可以給夠,其他項目頂級教練資源不好找。
第三,把小孩的身心健康看的高于一切。
適宜的氣候,是很多北方家庭選擇海南上學的原因。濕疹和鼻炎,各種病毒在海南濕潤溫和的空氣中煙消云散;充沛的戶外運動和探險365天不間斷,小孩很少生病。
每個人都很松弛:沒有掛著吊瓶寫作業的小孩,也沒有追著老師改卷子的家長…
聊到這里,我突然想明白為什么海南突然翻紅了。
很多家長在千錘百煉中終于想明白了,一紙文憑定不了終身,就業率跌得比大盤還猛還快,拼命雞娃還有啥用?不如把升學交給學校,讓教育回歸家庭。
順勢養娃,以自己的無為讓小孩有所作為。
如果想帶娃去海南讀書,希望教育多元化、中英文扎實、學術和運動兩手抓,可以去哈羅海口學校看看——
>>點擊了解學校更多
以上就是《到底問題出在哪?北京家長不惜放棄海淀學區房,帶娃去海南上學。。。。。》介紹。
(2024年3月28日,上海)胡潤百富旗下國際教育平臺胡潤百學發布《2023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化學校排行榜》(Hurun Education Top International Schools in China 2023),包括《2023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化學校100強》和《2023胡潤百學·中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30強》。這是胡潤百學第六次發布該榜單。...
4月進了國際學校入學招生的高峰期。想要快速了解一所學校的教育理念、課程體系、校園環境和師資等全面情況,那么參加校園開放日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今天一起來看看本周末(4月1...
北京耀中國際學校自去年11月份起已經啟動了2024年的招生計劃。與其他國際學校招生要求不同的是,該校的招生對象和入學測試形式有所不同,因為它是一所主要面向外籍人員子女的學...
2024年上海諾科學校招生簡章學校介紹上海諾科學校(以下簡稱“諾科”)是一所學術性強、管理嚴格的精品國際化學校,在教育行業素有美譽。 諾科開設20多門AP課程,并...
時光荏苒,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4月進了入學校招生的高峰期,國際學校開展的各類活動也陸續進行中,參加學校開放日活動是您近距離接觸學校的絕佳機會。對于渴望為孩子鋪設通往世界...
北京市房山區諾德安達學校面向6至18歲的學生,坐落于北京市房山區,總占地約53.5畝,可為1728名學生提供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優質的學習環境。學校落實國家方案,同時滿足學生多元選...
2024-07-31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0
2024-05-10
2024-12-23
2024-12-23
2024-08-05
2024-07-31
2024-07-31
2024-05-19
2024-05-18
2024-05-18
報名咨詢電話:400-805-3685
國際學校擇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