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中有強大的師資力量,高質量的學習資源,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可以與美國學生一起競爭世界名校,并獲得將來在大學的學習和社會工作中取得成功的技能。美國高中分為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留學生主要是就讀于美國私立學校。下面讓我們跟隨國際高中老師一起來看看美國高中留學優勢。
1、更為優越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
美國的教育市場剛剛對18歲以下的國際學生開放,目前在美國讀高中的中國學生非常少,相比之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因為高中學校開放比較早,經常會出現在同一個學校里有很多中國學生,導致語言學習環境被弱化。因此,選擇到美國高中留學,擁有比其他國家更優越的語言環境。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課程能夠幫助國際學生盡快提高英語能力。小班授課,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聯系英語。課程包括聽、說、讀、寫等部分。
2、為申請美國常青藤大學做準備
眾所周知,中國的高中畢業生如果要直接升入美國的大學本科一年級,尤其是進入常青藤學校非常困難,因為國內學生不僅需要準備參加繁重的高考,另一面要安排美國的SAT考試以及TOEFL考試,時間和精力受到極大的牽扯,而且中國SAT考試考點僅設香港一地,如此,不僅考試難度大,而且極其不方便。再則,相當部分的美國常青藤名校并不直接面向海外招收國際學生,也讓相當部分學生失去了升入美國常青藤名校的機會。
如果學生選擇在高中到美國留學,不僅參加SAT考試非常的方便,而且可以直接參加APIB等眾多進入名校必須先修讀的預修課程。學生在美國高中體系中獲得的學習經歷和課外活動以及社區活動的經歷也更加受到美國教育體系的認同,學生獲得的老師推薦信和教務長評估,由于教育體系的不同,都是在中國的學生無法獲得的,而這些對于想進入名校學習的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入學審核條件。
3、更早熟悉美國大學的教育體制和模式
美國大學本科教育是所有教育階段最優秀的部分,易進難出,但同時擁有課程難度大,負荷重,淘汰率高的特點。本科的學習,對于土生土長的美國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挑戰。中國學生通過高中階段的磨礪,對老師的授課方式、評估體系有了真實的體會,特別是對中國學生及其不熟悉的學分制下如何選課有了相當的了解,進入大學更能如魚得水。轉學,在美國是一件相對簡單的事情,縱然不能一步到位入讀名校,也很有可能在大一、大二通過轉學跨入名校的大門,達到異曲同工之妙。
4、感受豐富多彩的文化
眾所周知,美國是個移民國家,所以它能夠集各民族的優勢于一身,并且具備極大地生命力和開拓進取的精神。這是美國不斷發展的原動力。這里匯集了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界精英。在世界五百強企業中,美國就有177所,占有絕對的優勢,其營業額占500強的35.8%。各種風格的國際性大都市在世界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紐約是世界最著名城市之一,是國際經濟、金融、藝術、傳媒之都,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紐約市還是眾多世界級博物館、畫廊和演藝比賽場地的所在地,使其成為西半球的文化及娛樂中心之一。
人類歷史是不斷進步的歷史,這就驅使人們向往優秀的文化、先進的技術,這是不容置疑的。因此,生活在這樣的國度中,感受著先進的文化,對留學生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自我充實和自我提高的機會。
5、培養國際化的思維
在美國中學里你可以接觸到來自不同領域、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學生,并且和他們成為很好的朋友。很多學校的學生來自美國各個地區和世界的各個國家。在這里可以開闊眼界,拓展思維,培養以國際化的視角看待問題的能力。
6、充分開發自我個性
美國教育的一大特點就是個性化的教育。要發掘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這里所謂的“教”事實上是一種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個人的潛能,并創造機會與環境使這種潛能得以全面的發揮和挖掘。
7、理論聯系實踐
與中國教育相比,美國教育更注重培養孩子實踐精神。他們愿意在實踐中教育孩子,這樣掌握的知識才是活的,才能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和想象力。知識與世界接軌,走在世界的前沿,亦是很多美國高中及高校所遵循的原則.
8、豐富人生經歷
有一種財富是無法比擬的,那就是一個人的經歷。中國古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留學是孩子人生經歷的極大豐富。異國文化的接觸,陌生新環境的適應,語言從陌生到熟悉,種種這些都是人生的歷練與挑戰。
9、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留學是對孩子獨立性的考驗,孩子離開父母的身邊,很多事情要靠自己來解決。獨立性是一個人踏入社會必備的條件,也是一個人成熟度的表現與標準。留學給了孩子一個離開家人踏上異國土地獨自生活學習的好機會,經過幾年這樣的歷練,孩子的身心必定能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
10、鍛煉自我規劃能力
在中國,學校、家長和學生的一切中心都是圍繞高考,學生的興趣愛好幾乎被扼殺,應試化、模式化的訓練令孩子被過早鎖定在窄小的通道上,不管是智力、體力還是生活技能基本都得不到鍛煉的機會。美國的教育體制優秀的一個體現,就是因為它將未來所需要的各項能力融匯在嚴謹而寬泛的課程設置上,有學校課程設置高達400多門。加之提供了廣泛的與社會“零距離”的接觸機會,學成之后,可直接為社會服務。有選擇、有嘗試才有可能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規劃、自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