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每個準備要讀國際學校的家長都對學籍問題有很多困惑,尤其是之前在公立學校就讀的學生,學生學業都和學籍綁定在一起。家長很擔心擔心從公立轉到國際學校后學籍會“消失”。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學籍問題。希望讀完本文之后,你的疑惑都能解開。
一、學籍是什么?
學籍是指一個學生屬于某學校的一種 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資格,登記學生姓名的冊子,專指作為某校學生的資格。擁有學籍的學生享有使用該校提供的教育教學資源,參加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項活動,獲得完成學校規定學業后相應的學歷證書的權利。
二、如何得到國內學籍?
國內學籍的信息采集,在孩子在進入小初一年級時的特定時間段進行。以北京市為例,每年4月底至5月初,北京市教委及各區教委公布學籍采集辦法,家長這時可以根據要求為孩子操作注冊學籍。
學籍作為學生的學習檔案,記錄學生的入學、升學與轉學信息。學籍號是學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從幼兒園入園或小學入學初次采集學籍信息后開始使用,終身不變。2014年開始,教育部在全國推進統一的電子學籍管理系統。
三、國際學籍又是什么?
有一種學籍叫國際學籍,這是學生在國外學校身份法定證明的保障。
國際學籍是就讀學校或參加某種國際課程考試的考試局所頒發的證明。比如力邁中美(國際)學校卡文特項目,注冊后可以擁有美國學籍,這是美國教育部承認的一種就讀身份。學生畢業后可以拿到美國高中的畢業證,申請時可以享受和美國高中畢業生一樣的待遇。
四、非京籍可以上北京的國際學校嗎?
可能會面臨兩種不同的選擇:
1. 必須辦國內學籍,如果不辦學籍不能入學。
2. 對國內學籍不做明確要求,如果孩子將來一定走國際教育路線的話,可以不要國內學籍。
五、申請國外大學需要國內學籍嗎?
不需要。一般選擇就讀國際學校,孩子在高中畢業后都會出國留學。如果是想通過國際課程成績來申請國外大學,那么有沒有國內學籍對申請國外大學幾乎沒有影響。國外絕大多數大學采用的是申請制,只要你能提供合格的申請材料(平時成績單、標準化考試成績等),任何人都可以申請。
六、國內學籍有什么用?
1. 有學籍的學生,在學籍管理系統中才具有“學生身份”。沒有國內學籍可能導致學生無法辦理與學籍相關的各種管理服務業務。
2. 只有在學籍管理系統中有檔案信息,學生才有報考中高考的應屆生資格,否則只能以社會考生身份報名參加高考。但是也必須符合“人籍一致”,如果學生在北京借讀初中,學籍在河北,則中高考必須回河北參加。
3. 只有注冊了學籍的學生,才可以在“學信網”上查到最高學歷。但是對于出國留學的學生來說,學信網上查不到之后的學歷。不過,可以拿國外畢業證書做學歷認證,依然合法有效。
七、如果沒有國內學籍,還能高考嗎?
可以。對于一些想轉國際學校,也不想放棄體制內學校高考的學生,可以以“非應屆生“的身份報名參加高考,也就是社會考生。公立學校的學生可以由學校統一組織考試報名,環節和步驟比較簡單。但“社會考生”就要自己報名,每一項步驟都要自己去完成落實。
八、國際學校有國內學籍嗎?
不一定。有些國際學校只有對接的國外學籍,家長一定要了解清楚國際學校是否有學籍,以及是否接收國內學籍。
九、已經在公立學校參加了派位,如果轉入國際學校,國內學籍怎么辦?
如果是非京籍孩子,“五證”齊全符合入京政策的話,國內學籍可以轉入國際學校,但也有部分國際學校不會接收非本地學籍,需要家長考慮學籍安放之處。如果孩子是京籍一年級和初一,可以先讓孩子去國際學校上學,只能一年或者半年后轉學籍進入國際學校;其他年級可以隨時轉入學籍。
十、對于明確讀國際學校不要國內學籍的家長,原來的學籍怎么處理?
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常見問題及解答》中,明確說明:學籍的主要功能是記錄,是學生入學的結果,不是入學和轉學的前提條件。
學生選擇國際學校后,如果想再度轉回國內高中學習是可以的, 不存在沒有學籍不能入學的情況。
轉接學籍或新建學籍是招生入學的后置程序,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不應將學生之前有無學籍或學籍是否已轉至接收地作為確定入學資格的必要條件,不得以學籍問題為由拒收學生。
需要注意的是,處于"休學"狀態的學生,須在原就讀學校辦理復學手續后再辦理轉學手續。
給家長的小建議
如果下決心想出國留學,那就不必糾結國內學籍的問題了,而是應該提早規劃學習國際學校課程,專心攻讀國際課程考到最好的成績。
報名咨詢電話:400-805-3685
國際學校擇校網